腾讯控股发展历程及业务布局梳理

多元应用生态承接,期待增长乘数效应。

1. 发展历程:兼具应用落地与基础研究

2012-2017 年:“实验室”制,各事业群内建 AI 团队,以垂直领域应用落地为导向, 对内深度联动游戏、社交、内容等一线业务,对外赋能行业。2012 年:此前的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成立优图实验室,专注于计算机视觉 领域,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OCR 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15 年:微信事业群(WXG )成立微信 AI 实验室,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 图像和视频,数据挖掘和文档理解。

2016 年:技术工程事业群(TEG)成立 AI Lab,专注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 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2017 年:公布“AI in All”战略,提出“Make AI Everywhere”愿景,并公布 “基础研究——场景共建——AI 开放”三层结构,落地社交、内容、游戏、医 疗、零售、金融、安防、翻译八大场景。 我们认为,这一阶段,在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公司的 AI 能力尚处 于早期追赶阶段,相比于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百度的 AIG 事业群,公司的 AI 布局立 足于已有业务布局,与内部业务场景联系更为紧密,且更强调实用性,比如优图实验室 的人脸检测技术应用于 QQ 空间的“面孔墙”(可自动归类照片)、人体跟踪算法应用于 微视,微信 AI 实验室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于语音输入和转文字功能等。

2018 年至今:战略升级,从专注应用落地升级为通用人工智能研究。2018 年:公司发布更明确的 AI 战略发展方向。1)致力于发展通用人工智能 研究。2)成立机器人实验室“腾讯 Robotics X”,与同样隶属于技术工程事业 群(TEG)的 AI Lab 构建 AI+机器人双基础部门,打造虚拟世界到真实世界的载体与连接器。

2019-2021 年:2019 年腾讯副总裁姚星于“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分享,公司 已建立两大实验室矩阵,包括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的 AI Lab 深圳及西雅图、 优图、微信 AI 四大实验室,以及涵盖机器人、量子计算、5G、边缘计算、IoT 和音视频技术等前沿科技实验室矩阵,并提出了技术落地应用,公司还投入并 重视基础研究,持续聚焦攻克两大问题:多模态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此后公 司 AI 技术积累、应用落地、商业化及平台开放等持续推进。

2022 年:首次对外披露“混元”大模型研发进展,完整覆盖了 NLP(自然语言 处理)、CV(计算机视觉)、多模态等基础模型和众多行业模型。

2023 年:1)3 月,公司于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提出“认为 AI 技术将有望成为 企业中长期重要增长乘数之一”;2)9 月,公司的通用大语言模型——混元大 模型正式亮相,并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

2024 年:AI 持续推进,截至 5 月,混元大模型已经在 600 多个腾讯内部业务 和场景中落地测试,5 月,一站式 AI 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腾讯元器」、基 于混元大模型的智能助手 APP「腾讯元宝」上线。 我们认为,这一阶段公司在延续了此前的应用落地导向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基础模 型的投入,形成了大模型+工具+应用的布局。AI 组织结构上也较为复杂,混元大模型、 腾讯元宝的开发抽调了各业务线的团队。

2. 布局梳理:多元应用生态承接,期待增长乘数效应

2.1. 模型侧:基础能力持续升级,构筑多模态能力

腾讯混元大模型(Tencent Hunyuan)由公司全链路自研,采用混合专家模型(MoE)结构,拥有万亿参数规模,除了通用能力和文生文,在文生图、图生文以及视频生成等 多模态能力上也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根据 SuperCLUE《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 2024 年 8 月报告》,在 11 个能力项的测评中,腾讯混元在其中 8 项核心任务上排名国内第一。 此外,混元 API 支持 AI 搜索联网插件,通过整合腾讯优质的内容生态,提供强大的 时新、深度内容获取和 AI 问答能力。

2.2. 应用侧:生态承接 AI 落地,B、C 端有望齐头并进

截止 2024 年 12 月,公司 AI 布局涵盖 B+C 双端,其中 C 端包括:1)已有应用接 入 AI 功能,2)AI 原生应用;B 端以大模型+云服务+PaaS 模式接入生产场景。

2.2.1. 已有应用:接入 AI 功能,提效并尝试商业化

根据腾讯公众号,截至 2024/11,腾讯内部已有近 700 个业务及场景已接入混元大 模型,包含腾讯会议、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微信、QQ、腾讯客服等:

腾讯会议:2024 年 2 月上线 AI 小助手,基于混元大模型帮助用户进行会前 准备,会中提醒与实时问答响应,会后整理会议纪要、待办事项,目前 AI 小 助手限时开放给个人会员订阅,不限次数开放给团队会员订阅、商业版。

腾讯文档:上线 AI 文档助手,深度融合“读、写、搜”三大核心办公功能于 一体,具备长文本阅读、AI 创作、AI 搜索(依托腾讯生态,涵盖微信公众号、 腾讯文库资源)功能,目前超级会员、超级会员 Plus 每月可使用 100 次、500 次。

腾讯客服:基于混元大模型支持客服多轮对话,在腾讯游戏、金融科技、腾讯 视频、医疗健康、支付等多场景率先落地,业务喊人功率显著降低;同时作为 客服助手,为人工客服提供推荐话术、历史工单摘要等支持,根据腾讯云官网, 腾讯客服的 AI 话术采纳率达 90%。

2.2.2. 已有场景——广告:AI 提质增效,商业化潜力释放

软硬结合,技术提效。2022 年腾讯广告系统完成全面升级,在自研的太极机器学习 平台上,通过混元 AI 大模型、广告大模型,强化了系统的理解和运算能力,从而高效 达成广告主“起量、成本和稳定性”的三大效果指标,更好满足广告主诉求。2023 年全 年业绩会上,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2023 年,广告 AI 模型的改进显著 提升了精准投放的效果”。

2024 年腾讯升级广告投放 3.0 系统,AI 赋能下,更懂广告、懂业务、懂受众,清理 重复基建,精准匹配人货。根据腾讯广告公众号 2024 年 6 月文章,新广告投放(3.0) 已覆盖腾讯 95%的广告投放,助力行业大盘整体投放稳定性提升 26%,达成率提升 8.7%, 起量率提升 207%。 拆解广告投放流程来看,AI 提效主要体现:1)广告投放计划制定、投放过程中,AI 更了解商品、用户的关系,更高效匹配目标用户,降低了对优化师的经验依赖,从而 降低了广告投放门槛,同时更高效的匹配带来了更优的 ROI。2)广告创意制作过程中 提供文生图、图生图等 AI 创意工具,并前置广告内容审核,简化广告制作和投放流程。

广告计划制定、投放:更懂广告、业务、受众。系统取代广告优化师的个人经验, 更懂营销诉求。混元大模型的多模态理解能够快速“理解”广告素材中的商品名称、规 格等信息,叠加在与广告主合作中引入的行业专业知识,让其能够理解广告主的营销诉 求,并据此推理出对此广告感兴趣的人群。我们认为,相比于依赖于广告优化师人工经 验的标签选投模式,AI 加持下的系统化投放:1)效率高 有望带来 ROI 提升&广告预 算增加;2)门槛更低 有望带来更多广告投放需求。

广告创意制作:优化流程,提升广告素材制作、投放速度,降低素材成本。一站式 AI 广告创意平台「腾讯广告妙思」以腾讯混元大模型为基底,为广告主提供文生图、图 生图、商品背景合成、妙思衍生、特定风格 LORA 等不同场景的创意工具。

加速素材制作:以涉及人像的广告创意制作为例,传统的广告创意需要设计师 根据需求,设计制作创意、真人拍摄、后期制作等,一个广告创意制作可能耗 费设计师 2-3 天,而在熟练掌握 Prompt 及 AI 工具后,设计师使用 AI 可以做 到小时内、甚至几分钟就完成一份成熟可用的素材。

审核前置,节省审核、修改时间:由于广告行业对投放内容有着严格标准,广 告素材制作完成后仍需平台审核,单个创意可能耗费数个小时时间。 基于行 业经验和广告审核法规,「腾讯广告妙思」将广告文字、图等的审核前置,比 如拒绝响应不符合投放标准的提示词、拦截不符合法规的生成图等,避免广告 主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不符合标准的素材上,加速广告投放过程,根据腾讯广告 官方数据,使用妙思生成的素材平均审核等待时长缩短 81%。

2.2.3. 已有场景——游戏:AI 赋能全生命周期

聚焦 AI Bot 与 AIGC 两大方向。腾讯 AI Lab 于 2016 年成立,以游戏 AI 作为主 要研究方向之一,专注于决策 AI(单智能体决策 AI“绝艺”、多智能体决策 AI“绝悟”) 和生成式 AI 两大方向,已覆盖游戏研发、发行、运营、周边生态全链路,品类上已涵 盖 MOBA、射击、足球等多个游戏类型。 GDC 2024 会上,腾讯 AI Lab 发布自研游戏全生命周期 AI 引擎“GiiNEX”:借助 腾讯自研生成式 AI 和决策 AI 模型,面向 AI 驱动的 NPC、场景制作、内容生成等领域, 可提供包括 3D 图形、动画、城市及音乐等多种 AIGC 能力。在 GiiNEX 引擎助力下, 原本需要 5 天才能完成的城市建模任务,现在只需要 25 分钟即可完成。

决策 AI——多智能体决策 AI“绝悟”,帮助游戏运营,提升用户活跃与留存。绝 悟”已在 MOBA、FPS、RTS、3D 开放世界等多类复杂策略游戏中取得了国际顶尖的研 究成果,基于不断提升的复杂长期决策和团队协作能力,“绝悟”也已应用于多款游戏, 赋能游戏制作与运营环节。

AI 教学降低游戏门槛。在《王者荣耀》“绝悟试炼”玩法中,「王者绝悟」身兼 队友及老师,与玩家在真实对战环境中交流协作,并在过程中向玩家传授职业 级的策略与操作技术,帮助玩家迅速熟悉英雄操作与游戏玩法。数据显示,在 引入「王者绝悟」AI 教学后,玩家单局游戏主动沟通的次数提高了 56%,提高了 PVE 玩法的可玩性。

AI 扮演玩家对手或队友,提供创新玩法,期待更多 AI 原生玩法探索创新。除 AINPC、AI 接管离线玩家保障对局进行、匹配“人机”减少等待时间等以外, AI 也在逐步创新玩法,比如腾讯 AI Lab 与《穿越火线》手机版合作打造了「明 星玩法」——挑战职业选手。AI 通过模仿职业选手,掌握他们的典型个人风 格,玩家则感觉像在与真实的职业选手对抗。该玩法上线后大受欢迎,对局数 量较平时平均数提升了 3-4 倍。

生成式 AI:提升游戏制作效率,降低成本。腾讯 AI Lab 已研发角色动画生成、场 景生成、剧情与关卡生成等 AI 解决方案,提升游戏内容和数字资产的生产效率。 AI 辅助生成角色动作。AI 在大量的运动数据集上学习人体动作,将捕获的运 动数据与场景地形数据相匹配,完成准确、流畅的动作反应,如行走、跑步、 跳跃等,将原本数周工作量减少到几小时。 3D 虚拟场景自动生成解决方案。通过将 AI 整合到 PCG 流程,只需要简单 的输入和调试,几周时间即可生成一个 25 万平方公里的三维城市模型,包含 逼真的城市布局及数千栋建筑。按照传统流程制作这样的场景,则需要以年为 单位时间进行计算。

2.2.4. AI 原生应用——元宝:持续打磨产品,推广较为克制

腾讯元宝是公司基于混元大模型推出的面向 C 端用户的 AI 产品,于 2024 年 5 月 30 日上线,具备看、听、说、视频等多模态能力,提供 AI 搜索、AI 长文本阅读、AI 写 作、创意头像等功能,为用户在职场办公、知识学习、趣味创作、生活百科等多个领域 提高效率和生活辅助。2024 年 11 月,元宝 2.0 更新,升级交互界面,整合微信视频号、 QQ 音乐等特色信息源,联动腾讯文档等生态产品。

持续打磨产品,放大强应用生态优势。1)内容联动:与腾讯视频联动,推出《长相 思》角色 AI、《猎罪图鉴 2》角色 AI 功能,让用户体验与热门角色对话、剧情互动等。 2)生态联动:2024 年 11 月更新的元宝 2.0 中,AI 搜索信息源除了微信公众号外,升级 整合了微信视频号、QQ 音乐等特色信息源,同时也融入腾讯文档、电脑管家、搜狗输 入法等生态产品。我们以腾讯文档为例,用户在腾讯元宝中使用“AI 写作”生成文章后, 可点击“去腾讯文档编辑”,无缝衔接到腾讯文档编辑环节,使用 AI 文档助手优化调整。

推广较为克制,后续用户规模增长值得期待。根据点点数据,截止 2024/12/18,元 宝 APP 国内 iOS+安卓双端 DAU 达到 35.6 万人,低于豆包、Kimi 等同类竞品,我们认 为主要系元宝的买量宣发较为克制,我们以国内 iOS+安卓双端下载量作为买量宣发的 重要观测指标,可以看出豆包、Kimi 的日下载量远高于元宝。

2.2.5. AI 原生应用——ima.copilot:差异化 AI 智能工作台

ima.copilot:公司于 2024 年 11 月推出的 AI 智能工作台,功能包括:1)AI 搜索: 类似于其他 AI 搜索、AI 智能助手产品,涵盖全网信源,并打通微信公众号文章生态。 2)AI 知识库:用户的个人专属知识体系,通过上传 PDF、DOCX 等格式内容,或添加 网页、AI 回答,用户可以随时增添、管理和检索自己的知识资源,并基于收藏的内容问 问 ima,输出更个性化的回答。3)AI 笔记:在 AI 问答、浏览网页、阅读文档时,随时 随地记录下自己的感触和想法,轻松地捕捉灵感,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文字记录。

2.2.6. AI 原生应用——腾讯元器:AI Agent 平台,支持全域分发

腾讯元器是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开发的一站式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旨在帮助用 户轻松创建和部署智能体,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实现聊天对话、内容创作、图像生成等 功能。 依托强生态,支持全域分发。用户创建智能体后,可将智能体发布至腾讯元宝、QQ、 微信客服、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等,或者通过 API 进行调用,放大 了智能体的应用范围和实用性。